大數據與雲端學習的無痛旅程_詹芳書˴杜逸寧

文:東吳EMBA數位轉型組-程婷 (D18)

大數據和雲端技術對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東吳EMBA順應時代潮流,將《雲端服務與大數據分析》列為數位轉型組碩士學程的必修課。這門課程綜合統計學、網絡爬蟲構建和邏輯應用轉換,由杜逸寧教授和詹芳書教授聯手授課,兩位教授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帶領學生深入了解這個數據驅動的世界。

當被問到課程的感受時,許多人會簡單地說:「就是寫程式」。然而,兩位教授各具特色的教學方式讓這門課不僅僅是程式設計。杜逸寧教授以Python程式語言為主軸,詹芳書教授則輔以數學邏輯和實作研究,從自身經驗引發學生對新研究課題的興趣,幫助他們開啟自己的研究之路。

杜逸寧教授以統計專長見長,課堂內容與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例如,寶可夢戰力分析、糖尿病關聯性、YouBike數據和NBA得分概率等實際案例都被用來引導學生應用程式語言,學習統計概念,以解讀程式指令導出的邏輯和數據成果。

初次接觸Python的學生可能會覺得課程有些難度,但Python作為目前最熱門的程式語言之一,以其簡單、明瞭和易讀性高的語法設計而著稱。與C語言或Java相比,Python使用更簡短和約定俗成的程式碼,能夠快速達到所需的效果與答案。Python的應用範圍廣泛,包括大數據分析、網頁爬蟲、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化系統、網頁開發和機器學習等。對於從未接觸過程式語言的人來說,透過看書或網上視頻自學Python可能會有些吃力,特別是對數位移民來說,他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接觸電腦科技。數位移民常將電腦和手機視為工具,用於查資料、休閒娛樂、軟體應用和工作溝通,但這些應用並不能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

杜教授和詹教授的教學進度考慮到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並分享了他們的學習經驗和研究轉換點。在Python內輸入各種語法指令,如同指揮掃地機器人進行不同的掃地任務。每堂課的課堂作業幫助學生回顧和複習學習內容,這些作業也與學生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當需要用ChatGPT撰寫會後報告時,如何輸入正確的關鍵詞讓ChatGPT快速生成報告,以便傳給主管或同事,這樣他們可以迅速抓住重點,進行下一次會議的討論。

這門課程的知識傳授直觀且案例生動,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向教授求助。杜教授多用白話文解釋案例,並建議利用ChatGPT排除寫程式的盲點。詹教授則透過實際研究案例闡述每個研究過程,並引導學生回到實務產業應用的案例上。即使有人擔心無法適應課程,每堂課都有錄影,讓學生可以在家學習研究,幫助臨時有事無法來的同學補課。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課前課後討論作業,形成良好的預習和複習循環。

對於很多初次接觸這些複雜概念的學生來說,這門課程可能會有一定的挑戰性,以下是一些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和建議。

1️⃣ 建立堅實的基礎

初學者可能會覺得課程內容有些深奧,特別是對Python程式語言的學習。建議在課程開始前,花時間回顧Python的基本概念和語法,這樣可以在上課時更加輕鬆地理解教授所講的內容。網上有許多免費資源,如Codecademy和Coursera等,這些平台提供基礎的Python教學。

2️⃣積極參與課堂

杜逸寧教授和詹芳書教授在課堂上會運用大量實際案例,請積極參與這些課堂討論,不僅能夠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實際操作的能力。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害怕提問,教授們都很樂意幫助學生解答疑惑。

3️⃣善用課後資源

每堂課都有錄影,學生可以在課後重溫,這對補課和複習非常有幫助。教授也會建立一個學習小組,與同學們一起討論和分享學習心得,相互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共同學習可以激發更多的思考,並且讓學習過程更有趣。

4️⃣實踐是關鍵

程式設計和大數據分析都是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課堂作業是鞏固學習的重要環節,一定要認真對待。可以嘗試在課外做一些小項目,運用所學的Python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僅能加深理解,還能為將來的職場應用打下基礎。

5️⃣利用科技工具

杜教授建議利用ChatGPT等工具來幫助排除寫程式的盲點,例如:拼寫錯誤、語法錯誤等。這些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挫敗感。還可以使用網絡上的各種編程社區來尋求幫助和靈感。

6️⃣平衡學習與生活

學習編程和大數據分析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但也要注意平衡學習與生活。適當的休息和放鬆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在學習間隙參加一些與課程相關的研討會或技術講座,這樣既能放鬆心情,又能拓寬視野。

總結來說,《雲端服務與大數據分析》課程的挑戰可以通過建立基礎、積極參與、善用資源、實踐應用、利用科技工具和平衡學習與生活來克服。套句杜教授的話,只要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定能在這門課程中取得實際技術與滿滿的知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