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數位消費者解碼:人工智能時代行為科學如何影響決策】王婧教授

 

【EMBA數位轉型管理講堂】

王婧教授洞悉心理學和經濟學原理,研究偏好形成的基本要素,來預測市場消費行為。透過解碼數位消費者,分析人工智能時代下,行為科學將如何影響決策。王婧教授深耕判斷與決策的心理學研究領域,調查人們如何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整體架構如何影響決策;以及人們對快樂和痛苦的直觀信念如何影響他們的決定,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判斷和決策。

當行業發生轉變時,尤其是顛覆性科技的出現,如AI。哪些品牌將會被顛覆,為甚麼會顛覆?而被顛覆不一定是件壞事,如何看待被顛覆這件事情,如何去選擇比較框架,擴展自身格局,才能夠緩解AI所帶來的焦慮不安。

為何顛覆型科技的出現,行業會大洗牌?行業主導者往往在成長期完成迭代過程,隨著行業的成熟奠基競爭優勢,憑藉競爭優勢,他們成為行業的遊戲規則製造者(Rule Makers)與捍衛者,擁有豐富經驗,創造競爭優勢,佔據了市場的佔有率與利潤。然而主導者往往承受巨大的沉没成本,陷入沉没成本陷阱,做出錯誤選擇時,行業主導者難以輕易換賽道,拒絕改變,而是投入更多財力與人力,證明決策是對的。對於管理者而言,為什麼事情負責與甚麼事情是對的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卻難以分清,造成企業沉重負擔。最終陷入成功者陷阱,行業主導者進行重新洗牌。

商業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創造價值,過得更加幸福,因此科技進步,人工智慧出現,然而人工智慧卻帶給我們焦慮,這份焦慮源自於價值不明確,創造流量並非最終目的,知道要創造甚麼價值才是核心價值。那麼企業該如何與客戶產生連結創造價值,其一全面鎖定客群,在利基市場中建立創造品牌獨特性與價值,達到甜蜜點。其二客戶認知來源於體驗與刻板印象,涵蓋口碑、自己的體驗、他人的體驗。然而感知認知往往高估體驗對認知的影響,我們的認知是相對於參照物,透過比較來認知,因此所有的體驗多為錯覺,建立對標,對於品牌而言,錯覺不重要,滿意比較重要。

然而沒有比較就沒有體驗的真實感,人們的認知與價值判斷依賴於參照點,因此如何建立比較框架尤為重要,建立成功的比較體系,長期比大:開拓格局眼界想像力,小處著手:選擇恰當的參照點,體驗是錯覺但幸福是真實的。人工智能時代下,建立成功的比較體系,擴展自身格局,找到核心價值,方能緩解AI所帶來的焦慮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