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治國講座教授於東吳EMBA授課時說明為何要解讀杜拉克思想?杜拉克是現代管理理論的宗師—最有啟發性的管理思想家,掌握時代脈動,歷久彌新,洞察「變中之常」的管理學真諦。學習杜拉克思想能夠溯本追源探索管理理論的來龍去脈。
杜拉克根據「企業社會角色」概念,為組織機構的「使命、責任」給出以下連鎖性定義:首先,組織機構是現代社會的必要「器官」,於社會貢獻層面具備正當性,「績效」之上。其二,組織機構必須被「有效管理」,因為管理是使組織機構做出貢獻、產生績效的唯一手段。若喪失管理,組織就擔負不了社會機構的責任。最後,管理者的表現決定組織機構的功能,效率化營運與系統化創新是有效管理的核心。
因此企業存在的目的性與正當性,決定於企業能否進行有效管理,並產生績效,對社會做出貢獻。杜拉克於1950年代即提出企業社會責任概念,聯合國2000年後才陸續提出CSR/ESG/SDG等概念,這也是為何杜氏宛如時代「穿越者」,原創性的智慧結晶歷久彌新。
企業的頂層管理就是領導力。杜拉克提出三大哉問:領導者午夜的思考,企業「是什麼」:眼界,選擇遠比努力重要;企業「應該是什麼」:好了還要更好;企業「將會是什麼」:不只要更好?還要不同?強調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為世人發展一套與時俱進具生命力的管理理論與方法,杜拉克思想無非是現代管理學的基石,因此探討管理決策與執行力時,理解和應用杜拉克的思想尤為重要。解讀杜拉克思想成為思考新時代課題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