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正崴精密加碼峴港 投資新藍圖引領供應鏈轉型

正崴精密加碼峴港 投資新藍圖引領供應鏈轉型
文: 東吳EMBA 孫世昌、李麗珍、區華峰、程婷  (D18)
 
在全球供應鏈重塑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選擇越南峴港作為戰略據點,展開總投資額達 4,500 萬美元的大規模布局。此舉不僅展現其全球擴張決心,也凸顯企業在供應鏈韌性、成本優化與新興市場機會的多重考量。
 
正崴早在胡志明市新順工業園區設廠,初期累積投資 630 萬美元,主要生產電路板與電源轉接器。然而,隨著當地土地與人力成本上升,公司遂轉向具有租稅優惠與土地優勢的峴港高科技園區。新廠佔地 1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 57,600 平方公尺,並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聚焦遊戲機搖桿、耳機、數位筆與電動自行車等高附加價值產品,鎖定美系遊戲機大客戶的訂單需求。
 
東吳大學 EMBA 師生參訪峴港富港電子有限公司時,環安暨 CSR 經理張晏儒指出,峴港的「境內關外」保稅制度提供企業靈活的出口優勢,類似台灣加工出口區,對國際客戶極具吸引力。正崴並計畫將非兩岸產能比重提高至 15% 至 20%,以分散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他將此形容為「打帶跑」模式:一方面穩定現有產能,一方面持續擴張。
 
在人力資源策略上,峴港製造業基礎相對薄弱,正崴積極推動在地化,與大學合作培養人才,並吸引「鮭魚返鄉」就業。公司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與友善職場,並以峴港良好的生活品質作為留才優勢。跨文化管理方面,正崴導入 AI 翻譯工具,提升跨語溝通效率,協助台幹與越籍員工快速磨合。
 
在研發上,新廠引進先進設備與自動化技術,致力於 AI PC、低軌衛星連接器與電動車模組等新興產品。張晏儒強調,真正的競爭力不僅是硬體更新,而是能否獲得國際客戶嚴格認證。他坦言,來自大客戶的頻繁稽核是一種「愛的教育」,迫使正崴迅速對齊國際 ESG 與製程標準。
 
財務上,峴港租稅優惠、合理土地成本與保稅模式大幅降低營運成本,預期將帶動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提升。張晏儒也透露,公司已預留擴廠用地,顯示持續深耕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峴港正加速從觀光城市轉型為高科技製造新星。政府積極投入基礎建設,包括國際標準電力、廢水系統與南北高鐵,營造國際製造中心的條件。張晏儒形容越南是「衝刺中的國家」,氛圍積極。
 
對正崴而言,越南不只是工廠轉移的備案,而是全球布局的新藍圖。此次投資不僅回應市場與客戶需求,更兼顧成本、效率與永續。東吳大學 EMBA 師生的參訪,正好見證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再平衡下的關鍵行動。
 
#東吳EMBA #全球供應鏈重塑 #越南投資 #峴港高科技園區 #跨文化管理